个人简介:
刘贺,2021年6月毕业于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文学博士,现为宁夏大学文学院讲师、准聘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汉字研究。主讲《古代汉语》《中国古典文献学》《文字学》等课程。
一、论文:
《日本双红堂藏清代“传奇”文献俗字整理研究》,《“字理相通,文明交融”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24年。
《黑水城汉文医药文献校考五则》,《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第3辑,2024年;
《黑水城汉文文献疑难俗字考释八则》,《古汉语研究》,2024年第1期,CSSCI扩展版;
《黑水城汉文文献类化字辨析十则》,《西夏学》第26辑,2023年第1期,CSSCI来源集刊;
《黑水城文献七宝供养整理与校考》,《北斗语言学刊》第11辑,2023年,AMI;
《俄藏黑水城汉文佛经疑难字考释三则》,《中国语文》2022年第2期,CSSCI来源期刊;
《黑水城汉文文献汉字构件演变探析》,《西夏学》第24辑,2022年第1期,CSSCI来源集刊;
《黑水城汉文文献同形字辨析十二则》,《西夏学》第22辑,2021年,CSSCI来源集刊;
《〈亲集耳传观音供养赞叹〉疑难俗字考释》,2020年第1期,《西夏学》第20辑,CSSCI来源集刊;
《〈大黑求修并作法〉疑难字考释》,2019年第2期,《西夏学》第19辑,CSSCI来源集刊。
另有《〈马王堆汉墓帛书(叁)〉特殊用字现象研究》《〈说文解字〉“出”族字研究》《副词“白白(地)”性质及用法》《秦与汉初早期隶书的历史地位》《〈三国志·蜀书〉释词探究》等多篇学术论文。
二、项目:
主持项目: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日本藏稀见中国明清戏曲文献语言文字研究”(24CYY056);
主持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草书研究”(NYG2024063);
参与项目: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敦煌与黑水城手写汉文文献俗字研究”(2018VJX070)。
三、参与著作:
《俄藏黑水城汉文文献俗字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18年11月。
四、获奖情况
2023年12月获宁夏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文科组)三等奖;
2023年5月获校级优秀实习指导教师;
2023年度工会积极分子;
2022年年度考核校级优秀。
五、参加学术会议(2021.8-2024.12)
2024年11月,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建所40周年纪念会暨古文字与古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西南大学;
2024年8月,“敦煌与西夏”学术研讨会,宁夏大学;
2024年7月,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华民族古文字创新发展研讨会,辽宁师范大学,
2023年8月,第八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西夏学学术研讨会,宁夏大学;
2023年7月,中国民族古文字文献与汉语通语、方言研究学术研讨会,江苏师范大学;
2023年4月,第二届全国出土文献及近代文书学术研讨会,贵州师范大学;
2022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届西夏学青年学者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
2022年11月,“西夏文献研究的现在与未来”工作坊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
2022年6月,第七届文献语言学国际学术论坛暨第四届文献语言学青年论坛,2022年11月;
2021年8月,第七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暨西夏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20周年研讨会,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