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汉语言文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感悟,5月28日下午,文学院国际中文教育系组织留学生走进宁夏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实践活动。

本次参观活动以课程理论知识为指引,参观学习重点围绕“石刻史书—宁夏岩画陈列”“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等展厅展开。在“石刻史书—宁夏岩画陈列”展厅,岩壁上栩栩如生的动物图案、神秘符号使留学生们在惊叹岩画艺术魅力的同时,对中国古代人类的创造力与文化表达有了具象认知。在“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展厅,留学生们结合课堂所学的历史文化知识,直观感受了不同历史时期宁夏政治、经济、文化的演变脉络,深刻体会了宁夏地区在丝绸之路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参观过程中,带队教师们现场教学,结合历史背景与陈列文物,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延伸讲解,并引导留学生分享参观感受,交流学习心得。


此次宁夏博物馆参观活动是宁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文化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堂理论 + 实地研学”的教学模式,有效帮助留学生将语言学习与文化体验深度融合。今后,国际中文教育系将继续深化《文化实践》课程改革,设计并开展更多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帮助留学生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