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第五十七讲: 马银琴“‘诗言志’与‘诗缘情’的关系及其理论嬗变”

时间:2021-11-30

浏览次数:

11月6日19时,人文学院于腾讯会议平台举行了题为“‘诗言志’与‘诗缘情’的关系及其理论嬗变”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特邀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长聘教授、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马银琴老师主讲,人文学院梁祖萍教授主持,人文学院部分师生以及北方民族大学等高校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梁祖萍老师代表与会人员对马银琴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马老师的学术成就。本次讲座马老师重点从“诗言志”产生的时代及内涵,以“诗”义扩展与情、志分化为前提的“诗以言情”,汉赋创作实践对于“诗言情”说的推动三个方面展开,最后总结了“诗言志”与“诗缘情”的本质差异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首先,马老师列举了历来研究者对于“诗言志”与“诗缘情”关系的不同观点,并介绍了“诗言志”说产生的年代及其内涵,认为其产生于公元前九世纪中叶,并且是在“诗”与“歌”合流之后。继而马老师介绍了“诗”“歌”合流的过程,得出“诗”之所言“志”始终与政治教化相关联的结论。

其次,马银琴教授就“诗”义扩展对“诗言情”说的推动等问题加以分析,认为汉代“歌诗”即乐府诗的大量出现促使“诗”义的真正扩展,并为“诗缘情”说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再次,马老师从汉赋创作与抒情的关联、基于创作立场的“诗赋欲丽”和“诗缘情而绮靡”两个方面讲述了汉赋作家的创作实践对于诗赋言情观念所起的推动作用。指出东汉以后,赋的创作与“诗”的发展变化十分相似,即从润色鸿业到刺世嫉邪,从纪行述志到言情咏物,赋的创作从宏大的政治教化最终导向个性化的抒情言志。

最后,马教授指出,从“诗言志”到“诗缘情”,“诗”内涵的演变,才是导致从“言志”到“缘情”的根本原因。二者存在本质上的差别:“诗言志”是基于阐释立场的命题,“诗缘情”是基于创作立场的理论,是创作者对于创作机制的主动探求。马老师结合大量的史料深入浅出的讲述了从“诗言志”到“诗缘情”的嬗变过程,同学们深受启发,并积极提出自己的思考,如“诗缘情”说是否对六朝绮靡文风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如何理解“诗言志”等问题,马老师亦一一耐心作答。

讲座结束后,梁老师对本次讲座加以总结,强调在学术研究中要注意体会马老师提出的建议,善于发现问题,全面搜集与问题相关联的一手资料,有理有据得出研究结论。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对“诗言志”与“诗缘情”的内涵与关联有了更加深刻清晰的认识。马老师在讲述过程中强调“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重文献资料亦重理论阐述的研究方法,对同学们的论文写作与学术研究都大有裨益。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

邮编:750021

联系电话:0951-5093053

宁ICP备05002185号-1 Copyright © 宁夏大学  宁公网安备640105020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