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下午3点,人文学院“博学讲坛”第九讲在文荟楼309室顺利举行。此次讲座邀请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大康先生以“审视起点—文学研究方法漫谈”为主题,为在座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刘鸿雁副院长主持,学院多位教师以及中文系研究生一同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陈先生指出研究生应当打破不利于研究的思想方法和思维定势,发现“有中之无”“无中之有”。紧接着陈先生从“概念”谈起,强调概念是有适用范围的,论文写作忌大量地搬用西方文艺学里的新名词、新概念。其后陈先生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分析手法,并借助《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作品抽丝剥茧地论述了如何打破分析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程式化的分析手法,有辅以《战争与和平》《红与黑》等作品进行说明。先生强调文学研究不能只局限在以往的框架内,当摆脱多年来的思想束缚,敢于质疑一些所谓理所当然的观念。紧接着陈先生探讨了文学作品的“主题”,以《西游记》《陈奂生上城》“主题”的争论进一步说明讨论的对象应该在概念适用的范围之内进行。陈先生学识渊博,文理兼通,又从自然科学领域举出牛顿三大定律和欧几里德第五公式,有力地说明了质疑的重要性。
短短两个小时,陈先生为人文学院百余师生就文学研究的方法上了精彩生动的一课,师生深受启发,讲座在一片掌声中结束。
附简介:
陈大康,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留校历任古籍所所长、中文系系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图书馆馆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委、《文学遗产》编委、上海文史馆馆员。著有《明代小说史》《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史》《通俗小说的历史轨迹》《明代商贾与世风》《古代小说研究及方法》等著作10多部,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