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上午,宁夏大学文学院于怀远楼718室举办了题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语言研究”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北京语言大学原校长崔希亮教授主讲,崔希亮教授是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授、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市语言学会理事长。本次讲座由文学院院长、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负责人胡玉冰教授主持。宁夏大学及北方民族大学的部分师生参加讲座。

胡玉冰院长在开场致辞中对崔希亮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师生们介绍了崔教授的学术经历和学术成果。讲座伊始,崔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幽默生动的语言,将语言学研究理论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现象相结合,深入讲解了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研究、以理论出发的语言研究、以问题出发的语言研究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同时崔教授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强调要有问题意识,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趣的语言现象和语言问题。

讲座尾声,崔希亮教授与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针对参会师生提出的“学术写作与人工智能”“语言学在人工智能大环境下的发展方向和前景”“人工智能与学科研究教学融合”等多个问题,崔希亮教授结合自身的学习研究经历,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应用,进行了耐心详细的解答。他提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语言学研究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认为,语言学可以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相结合,保持研究的创新性,使语言学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崔教授的讲解增进了师生们对人工智能背景下语言研究视角的多样化理解。

最后,胡玉冰院长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胡玉冰院长指出,崔希亮教授的讲座,以大量鲜活的语例对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语言研究进行了生动的阐释,拓宽了大家的知识面和视野,他鼓励大家要像崔教授一样在现实生活中见微知著,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