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的学问精神,激励广大师生引领学术风尚,提高其学术研究能力。5月7日下午,由宁夏大学人文学院与宁夏大学科学技术处主办的贺兰山学术讲座之“学术研究的‘犯’与‘避’”于贺兰山校区文荟楼东侧报告厅成功举办。此次讲座特邀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彭玉平担任主讲,人文学院院长胡玉冰主持,人文学院副院长杨晓宇、梁祖萍老师、任淑媛老师、沈秀英老师以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彭玉平教授通过介绍“犯”和“避”与学术史之间的关系,深入浅出地向大家讲解了“学术史是什么?”、“如何走进学术史?”以及“如何走出学术史?”三个方面的内容。彭教授以苏轼的词为例,建议大家在研究时不仅要详实细致地阅读,而且需要把握历代文人对苏词的深入研究和评价,明晰精准评价和问题评价的区别。
“宁做千秋之学术,不做一时之学术。”彭玉平教授分享了自己研究王国维先生的心得感悟,鼓励大家在学术研究时始终保持坚持不懈的精神风貌,摆脱探究“地下三尺”的困境,树立挖掘“地下五尺”的精神,同时做到对历史和学术负责,杜绝“买学术”的不正之风。
彭教授为大家讲授了两个走进学术史的方法:第一步,粗读原典;第二步,细读原典和细读学术史同时进行。他阐述了阅读学术史的方法,并通过讲述自己奇遇甲骨文奥秘的经历,强调了读书及其方法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开拓创新,提高自己的判断力。接着,彭教授为大家解答了“如何走出学史”这一问题,他认为我们不仅要在校内进行深入的研究,还要走出校门了解其他的学校,吸收借鉴优秀的研究方法,兼容并包,开阔学术视野。
从走进学术史到走出学术史,彭老师引经据典,引导大家阅读经典作品并且深入思考学术史的研究思路,鼓励大家积极开阔学术视野,探寻未知的空间领域。针对低级、中级、高级三种不同的学术史,彭老师建议采取弃置一旁、谨慎选择、尽量吸收的相应态度,明确不同学术史类型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流觞曲水,共洽佳话。彭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互动,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做了详细解答。胡玉冰院长对彭教授精彩的演讲表示感谢,并做总结发言,希望大家做学术研究时静心深入挖掘,善于发现优秀文学研究中的闪光点。讲座最后,胡玉冰院长代表学校向彭玉平教授赠送了纪念证书和纪念品,并合影留念。
本次学术讲座不仅为在座的老师和同学提供了独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和创作道路提供了有效经验,而且激励了大家坚持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坚定迎难而上的信念和刻苦钻研的决心,为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