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3点,宁夏大学贺兰山校区文科楼340教室,气氛热烈,笑声朗朗,掌声阵阵。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宁夏大学原党委书记兼校长、博士生导师陈育宁教授以《漫谈研究生的学习》为题,精彩开启了宁夏大学“博学讲坛”的序幕。
“博学讲坛”系人文学院创办的面向全校研究生、本科生的学术交流平台,创办这一平台,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学术前沿动态,拓展学生学术视野,提高学生学术兴趣,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论语·子张》载孔子弟子子夏之言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礼记·中庸》载孔子后裔子思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代先贤,重视博学,劝学励志之意甚明,切中本讲坛创办之旨,故本系列讲坛取名曰“博学讲坛”。
陈育宁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治学经验与人才培养体会,就学生求学期间如何进行学习做了精彩阐释。陈教授首先追根溯源,从大学学位制度的创立谈起,告诫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有正确的定位,以定位带动学习,注重培养个人独立的精神追求。在谈到如何进行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时,陈教授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及的治学三境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他进一步引申说,做学问如同看山水:初看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又看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看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一座普通的山,当你注意到其中的文化内涵时,自然之山就变成文化之山了。陈教授建议,研究生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要有问题意识,从解决未知领域、解决知之甚少、解决知之有误等角度入手。一篇成熟的论文,要多想、多说、多写、多改。多想就是要对同一问题多角度思考,多说就是要善于表达,多写就是要勤于动手,多改就是要精心打磨。在谈及如何读书这一话题时,陈教授将自己多年的心得总结为“悟”,即阅读要勤加思考,多做比较和判断,从阅读他人推荐的书目开始,逐步过渡到给自己开列专业书单,只有这样,才真正谈得上是专业研究了。
陈教授还特别谈及自己学习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之体会,他说,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体现系统性、专业性,所以学生学习一定要立志高远,文史专业的同学更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陈教授引《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一语,指出从事人文研究,既要关注社会,还须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学术视野要开阔,跳出专业的束缚多角度开展学术研究工作。陈教授最后勉励同学,要努力成为道德水平高、专业水平高的“双高”人才,以德为先,努力克服浮躁心态,做学问要有“板凳要做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精神,珍惜青春,认真过好每一天。
陈育宁教授精彩生动的讲演使学生们受益匪浅。讲演结束后,大家纷纷提问,与陈教授就梦想与现实的冲突、爱情与事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互动交流,陈教授以其丰富深厚的学术素养、幽默睿智的回答赢得阵阵掌声。讲演结束时,陈教授赠与大家“山高人为峰”的名言,强调勇于攀登才可登顶欣赏更高处的风景。通过聆听“博学讲坛”的首场讲座,同学们不仅领略了陈教授非凡的学术水平和精彩幽默的讲演艺术,更对自己未来的学习生活有了新的认知,即在个人修养和做学问上更加踏实坚定,做更好的自己。
人文学院院长胡玉冰教授主持了讲演,并向陈育宁教授献花。党委书记鲁晋、副院长刘鸿雁、杨浣及部分研究生、本科生聆听了首场讲座。
附:陈育宁教授简介
陈育宁,1945年出生,祖籍山西。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宁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族问题学科组评审专家,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2006年被英国南安普敦索伦大学授予MBA博士荣誉学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民族史学理论及民族经济研究,出版学术著作《鄂尔多斯史论集》《北方民族史论丛》《民族史学概论》《塞上问史录》《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西夏艺术史》《中国民族史学理论新探索》《西夏建筑》等,主编《西夏艺术》《宁夏通史》《宁夏百科全书》《中国藏西夏文献》等,还著有《体验大学》《永远的牵挂》等散文集。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6项。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