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人文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草案)

时间:2015-10-22

浏览次数:

第一部分   现实依据

 

一、学院概况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设有中文系、历史系、旅游管理系三个教学单位,以及西北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西部少数民族文学与宁夏地方文学研究所、文字训诂学与宁夏地方文献整理研究所和实验中心等科学研究和实验基地。开设了中国语言文学(含中国语言文学教育以及文秘方向)、历史学(含历史教育)、旅游管理学3个本科专业。学位点建设方面,现有西北民族地区语言文学与文献一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古代史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九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重点学科建设方面,现有专门史和汉语言文字学2个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1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方面,学院目前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专业1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基础写作》《中国古代文学》等自治区精品课程3门。

 

学院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735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36名,本科生 599名。全院教职工91名,其中专任教师82名。

 

“十二五”以来,学院共完成科研项目5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 项;省部级项目25 项;校(厅)级项目 23项;其他2项。目前,学院在研科研项目共51 项。其中:国家社会基金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18项;校(厅)级项目17 项;其他4项。科研项目经费实际到账407.99万元,年均81.6 万元,人均5.04 万元,年人均1.01万元。 2010至2014年间,学院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349篇,其中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章有103篇,占所发论文的30%。出版学术著作19部,获得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25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1项。学院先后有 3人次受到国家级荣誉奖励,8人次获得省部级荣誉奖励。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中,学院形成了务实创新、科研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凝聚了一支严谨治学、潜心钻研的教师队伍,为学院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相对优势

 

(一)传统优良,根基深厚。人文学院的前身是宁夏大学中文系和历史系,其创业者为来自国家“985高校”的中文系及历史系毕业生。中国语言文学和历史学两个学科是建校伊始就设立的两个人文类传统学科。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实践中,我院形成了务实创新、科研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根基深厚扎实。加之,“十二五”期间我院继承传统,发扬光大,在全球化和资讯化时代,既注意传统人文学科的内在品质,又一直追求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办学理念,为学院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学研究、学科发展,开拓了坦途,凝聚了健康发展的无形力量。

 

(二)丰厚的积累。我院是宁夏大学最早承担培养研究生任务的单位之一,多年来的研究生培养和教学工作,使我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院提升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学科建设,发展学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师资队伍阵容强大,研究方向分布宽广,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为学院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四)重点学科建设对我院整体学科发展能够起到很好地带动作用。例如:以自治区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和校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为龙头,学院于2013年成功申请到西北民族地区语言文学与文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带动了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长足发展。

 

三、存在问题

 

(一)我院科研力量虽然比较雄厚,科研成果、科研项目数量也比较多,但是其中也隐藏着一些不利于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因素:其一,科学研究方向分散,科学规划、整合不够,集体合作不够,尤其缺少集体目标。其二,标志性成果较少,产生的影响效应不够;其三,对科研项目的后续效应注意不够,往往不能使科研项目直接作用于学科建设。

 

(二)学科发展不平衡。我院现有3个教学单位,从学术研究方向、科研立项层次、学术成果以及学术影响力来看,三系的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历史学和中国语言文学两系都有自治区重点学科,两系教师主持国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发表和出版多种有影响的论著,在诸多研究方向上产生了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学者。然而,旅游管理系的学科实力相对较弱,亟待凝练体系完备且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培养有影响力的学者。

 

(三)由于学科发展的不平衡和学位点建设的缓慢,一些学科尚未形成合理的学术团队和优势学科方向。

 

第二部分  目标与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归依,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学位点建设和教学科研平台建设为依托,以强化人才团队建设和深化科学研究、多出标志性成果为抓手,以加强教学改革为先导,以服务地方为方向,全面提升学院的发展实力和影响力。

 

二、定位与目标

 

(一)定位

 

根据宁夏大学“建设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区能力较强、西北一流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定位,我们提出,“十三五”期间,要把人文学院建成在西北地区人文社科领域有较高影响力的具有区域优势的教学与科研基地。

 

(二)目标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院将积极调整和完善学科体系,构建适合于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社会服务的学科体系,努力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

 

具体要求如下:

 

1.加强学术梯队和学术团队建设,形成一支由学科与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博士组成的稳定的学术队伍,增强教学与科研的实力。

 

2.凝练学术研究方向,构建由自治区重点学科和学校重点学科构成的系统的学科体系,打造回族历史与回族文化研究,回族语言文学研究与回族文献整理研究,宁夏地方历史与宁夏地方文化研究,宁夏地方语言、文献研究与宁夏地方文学研究等特色研究领域和方向。

 

3.加强学位点建设,构建由博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组成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4.加强平台建设,努力形成教学机构与科学研究研究平台相辅相成的高水平办学实体。

 

5.深化教学改革,强化科学管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任务

 

(一)师资队伍与人才团队建设

 

人是决定的因素。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团队建设的关键有二:一是建合理的梯队,以利于保障学科的持续性发展;二是建设品牌性的团队,培养品牌性的人才,以扩大和保持学院的影响力。

 

1.以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为重点,进一步建设年龄、学缘、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在保持适度规模、不断优化结构的前提下,我院将继续增加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数量。“十三五”期间,我院将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在现有博士和在读博士的基础上,培养博士5-8名,引进博士5-8名,力争使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45%。

 

2.加大旅游管理专业高学历师资的补充力度。

 

从我院的现有师资看,旅游系只有2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考虑到完善学科人才梯队的需要,我院将加大对旅游管理专业高学历师资的补充力度,同时从多方面创造条件鼓励旅游管理学专业的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自身的学位、学历水平。

 

3.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培养国内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

 

“十三五”期间,我院将以培养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带动教师队伍的整体学术水平的提升。学院努力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运行机制,力争培养5名左右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

 

4.加大人才团队建设的力度。

 

学院根据学科发展,进一步完善西北民族地区语言文学与文献研究团队,进一步建设中国语言文学和历史学研究团队,积极发展和建设旅游管理学研究团队。

 

(二)学科体系的完善

 

1.重点学科建设

 

在加强自治区重点学科专门史和汉语言文字学建设的同时,力争新增区级重点学科1个,同时积极申报教育部重点学科。

 

2.学科方向的凝练

 

在现有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研究方向的基础上,结合学科自身发展特点、学院教师的科研方向与研究课题,以及自治区的地域与民族特色,形成涵盖民族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旅游管理学等比较完整的人文社科人才培养的学科基地和科学研究体系。

 

(三)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建设

 

1.本科专业的建设

 

“十三五”期间,学院努力将原有3个本科专业办出特色,使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和历史学专业在西北地区同类高校有声誉。在此基础上,争取新增本科专业1个。

 

2.硕士、博士授权点的建设

 

(1)“十三五”期间,学院将在西北民族地区语言文学与文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

 

(2)积极建设旅游管理学二级学科硕士点。

 

(四)科研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1.“十三五”期间,我院将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5项以上。

 

2.“十三五”期间,我院力争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30项,在核心及以上级别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达到20篇,力求在重大科研项目上有所突破。

 

(五)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上台阶

 

1.本科教育继续推行适应新的社会时代背景和新的教学对象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教学方法。

 

2.研究生教育要进一步强化科学管理与培养,加强学位论文选题的规划和科学论证,力求把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与学院的科研规划、导师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要加强研究生平时读书和论文写作的训练,加强学位论文的指导,注重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六)科研平台建设

 

加强西部少数民族文学与宁夏地方文学研究所、文字训诂学与宁夏地方文献整理研究所、西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三个科研平台的建设,力争在“十三五”期间使上述三个研究所成为自治区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研究基地。

 

第三部分  保障措施

 

一、管理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学院建立“十三五”规划制定与执行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规划的制订、调整和执行工作

 

2.学院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来提高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学术水平和道德水平的双向考核。

 

(二)管理保障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

 

(1)学院以博士点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加强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优秀人才的待遇,改善其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为其创造发展的条件,营造重视人才、为优秀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2)学院积极地创造条件,鼓励在职教师通过脱产进修、考博、短期出国访问等形式,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

 

(3)选拔骨干,培养骨干。学院制定科学的学术骨干选拔制度,有计划选拔学术骨干进行培养。通过课题资助配套、奖励在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优先资助外出学术交流、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学术骨干的科研能力。

 

(4)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学院进一步完善学术骨干与青年教师的帮扶制度,作为建立学术梯队的基础之一。明确导师职责和青年教师的学术发展方向,鼓励进行科研合作,使年青教师的科研能力在研究过程中得到提高。

 

(5)激励学术团队和教学团队建设的发展。学院依托博士点和重点学科建设团队,通过奖励团队的手段,达到鼓励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促进学科的持续性发展。

 

2.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

 

(1)本科教学继续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各教学环节,保障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学院积极推动“学研结合”,鼓励学生直接参与科研,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申报和研究。

 

(2)在研究生教育中,学院将制定适合我院的导师选拔与考核制度;学院提倡并保障那些注重基本功训练、同时体现学科前沿性课程。学院强化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科学管理,力求将研究生学位论文纳入学院的科研规划和院级招标课题,坚定不移地要求保证论文的前沿性、学术性、创新性。学院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我院主办的“博学杯研究生论文大赛”和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研究生论坛。

 

(3)鼓励教师参与、申报校级与区级教学改革课题,适度配套资助一些与学院教学改革实践联系紧密的课题。

 

(4)鼓励教师参与、申报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力争在区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优势特色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等项目上取得突破。

 

3.提升科研实力的措施

 

(1)做好科研申请的动员和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开展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研究项目。

 

(2)根据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标的设立定向的院级招标课题。

 

(2)加强学术交流,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十三五”期间,学院争取主办或承办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2-3次,有计划有目标地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来学院讲学。鼓励我院教师外出讲学或进行合作研究。

 

4.完善发展资源的优化配置措施

 

(1)加强仪器设备、图书资料购置和分配的科学论证,优化教学资源的结构,使有限的经费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

 

(2)完善教学资源的使用和管理制度,切实满足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充分地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以管理求效益。

 

(3)建立以学术贡献为依据和面向结果的资源分配机制和评价机制,注重经费投入的产出比。

 

二、激励保障措施

 

1.教学激励

 

(1)学院鼓励本科教师和研究生导师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究,对在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者,学院根据贡献和价值的大小,以教改课题资助的形式进行奖励。

 

(2)学院鼓励研究生导师积极地进行培养方式和培养方法的探索,因材施教,保证研究生能力、学识、就业和后期发展的最优化。

 

(3)学院设立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奖,对优秀本科教师和研究生导师给予表彰和适当的物质奖励。院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奖采取教师自主报名,学生评定与专家评定相结合的评选方法。

 

2.科研激励

 

(一)对学科带头人的科研激励

 

学院鼓励学科带头人发展特色研究方向,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等高级别的研究课题。对于获准立项的学科带头人,按照《宁夏大学人文学院科研奖励办法》规定给予配套经费。

 

(二)对青年教师的科研激励

 

学院鼓励青年教师申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对于承担并顺利完成省部级及其以上项目的年青教师将给予配套经费,并在年终考评中优先评优,在职称评定中优先考虑晋级,对科研方面特别优秀的青年教师予以破格使用。

 

(三)对论文发表和专著出版的激励

 

学院鼓励教师在高级别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凡属在学校规定的奖励刊物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上发表的文章,学院给予配套奖励。

 

学院鼓励教师在高层次出版机构出版学术专著,凡属在学校规定奖励的出版机构出版的学术专著,学院进行配套奖励。

 

3.管理激励

 

学院将根据管理岗位的工作特征,建立相应的评价及激励制度。力求形成一支敬业、高效、务实、创新的管理队伍,在发展学院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推动管理者自身的发展。

 

(1)完善学院管理人员的年度评价,在评价指标中增大教师、学生评价意见的比重,推动管理队伍服务水平的提高。

 

(2)学院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管理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进行科研,在研究中提升管理水平。管理人员的科研成果参与学院的科研奖励。

 

(3)学院鼓励管理人员通过在职进修、攻读研究生学位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的学识水平和管理水平。成绩突出者,学院将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推进服务社会的措施

 

1.学院鼓励教师,结合专业,面对现实,调查研究,为相关部门的决策和咨询提供服务。

 

2.学院鼓励教师结合自身的研究专长与相关单位横向合作,为宁夏的宁夏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3.学院鼓励教师在宁夏地方文学的研究、宁夏地方古文献的整理研究、宁夏方言研究及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回族历史文化与文学的研究,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和研究,宁夏旅游产业的开发等等方面有所建树。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

邮编:750021

联系电话:0951-5093053

宁ICP备05002185号-1 Copyright © 宁夏大学  宁公网安备640105020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