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人文大讲堂第二十讲:预流、原创与学术传统:从新见《大唐故安优婆姨塔铭》说起

时间:2022-07-29

浏览次数:

为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工作,开阔学生知识视野,7月27日下午文学院于贺兰山校区文荟楼1018会议室举办了题为“预流、原创与学术传统:从新见《大唐故安优婆姨塔铭》说起”的学术讲座,讲座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形式。本次讲座特邀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浩老师主讲。讲座由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副教授杨学娟主持,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及学院部分教师参加了本次讲座。

李浩老师以《大唐故安优婆姨塔铭并序》全图拓片作为切入点,讲述了此项学术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通过实地走访,并结合辛维廉教授对粟特文的研究,深入分析其汉文材料。前期准备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相关的学术成果部分刊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收录于《文献》杂志,并著书出版《摩石录》等。李浩老师及其团队克服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外族语言的转译工作,双语问题等。此外,李老师通过举例说明近几十年西安周边出现的双语墓志,并根据墓志中语言体系的先后排列顺序,指出粟特文和汉语的历史变迁。

接下来,李老师通过阐释“预流”概念,引出老师和同学们做学问要有追求原创学术的意识。提高对“两只翅膀”和“两条腿”的重视程度,即对古代汉语和外国语的进一步学习,要浏览古书的同时熟精西文。李老师以杜松柏《国学方法论》中列出的学术创新十大要目和英国“卓越科研评价框架”讲述了有关新材料的问题,建议老师和同学们在做学术时,要注重多重证据、多种方法的错综使用,追求原创学术,做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等。李老师以自身所工作的西北大学和两支外校研究团队为例,说明了完整的、核心竞争力较强的项目团队,要形成学术传统至少需三代以上,团队内部既需要凝聚也要包容,要不断吐故纳新,补充新鲜血液。也更要加强和国内外其他团队的同行比拼,互助互鉴。

最后,李老师回答了同学们对本次讲座提出的相关疑惑,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讲座结束后,杨学娟老师结合自身研究和学习经历,从选题角度及选题内容等方面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发言。

本次讲座使同学们开阔了学术视野,提高学生对相关学术领域的兴趣,进一步掌握了做学术研究的方法。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

邮编:750021

联系电话:0951-5093053

宁ICP备05002185号-1 Copyright © 宁夏大学  宁公网安备64010502000131